心理治疗是指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以心理异常者为对象,在不使用药物的原则下,针对异常者的“病象”、“病情”与“病因”给与诊断和治疗的过程。首先实施这种帮助的是受过专门训练,精通人格形成和发展的理论以及行为改变理论和技能的治疗师。其次,这种帮助是在专业的架构下进行的。这包括此种专业活动为法律或法规所认可,活动的场所和程序有一定之规,并受行业规范的监管等等。再次,受助者及其受助的方面是受限的。这一受限的性质是其“心理性”,主要表现为(1)来访者之所以求助是因为某些方面的心理功能受损,并导致其出现生活、学业或事业方面的适应困难;(2)治疗的焦点是协助来访者作出心理行为方面的改变,恢复或重建期受损的心理功能。
长期以来,我们似乎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混为一体。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两个有明显区别也有联系的概念,有些学者强调二者的差异,而另一些学者坚持认为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从事的工作基本一致,运用着相同的诊断方法和技术。而周邵辉等在《高科技时代综合医院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一文中认为,心理咨询是商量、讨论、研究、切磋、对质,没有指导、指引、指令。它主要针对的对象是一般人及愿意了解及治疗自己病情者;心理治疗除了商量、讨论、研究、切磋、对质,还有指导、指引、作业练习,以及指令,这种指令是不能违抗的,它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心理障碍者,它要进入的是治疗状态。
心理治疗的适应症及干预的特点
适应症:神经症,人格障碍,行为障碍,心身疾病,性心理异常,处在缓解期的某些精神障碍
干预的特点:强调人格的改造,问题行为的矫正,重视症状的消除
心理治疗的主要变项
(康复期的)精神病人;神经症病人;精神上受了打击的人;严重行为越轨者
2、人格特质
(1)来访者对人际影响的敏感性。
(2)来访者处在烦恼之中,有心理痛苦,能促进治疗。
(3)有一定的应付能力和成功的应付经验的来访者预后较好。
(4)一般智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其中的言语理解和言语表达能力,以及自我理解和内心能力。
3、改变动机:一般情况而言,来访者改变的动机越强,治疗的效果越好。
1、专业训练和经验:
精神科医生,主要在医学院接受训练;临床心理学家,主要在心理学系或临床心理学系接受训练
2、个人特征
(1)成熟:主要指人格发展上的成熟,其中人格的协调性(整合程度)和稳定性使两个重要指标。人格的协调性和稳定性高的人在个性倾向性方面没有基本的长期存在的冲突。这样的特点有助于治疗师对来访者保持一种开放、接纳的态度,并在咨询中保持客观性,避免个人的投射作用。
(2)技能因素:要求不仅治疗师有处理治疗中诸如诊断、程序操作等具体事项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否以适合特定来访者的方式进行交流是衡量治疗师技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3)敏感性:主要关系到治疗师对来访者的知觉和理解,尤其是对来访者情感和内在冲突的知觉。治疗师的敏感性是决定共感理解的基本条件之一,而后者是影响治疗改变的最重要的一个变量。
一般治疗过程
1、问题探索及评估阶段
(1)这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澄清问题;收集有关资料;理解和界定问题
(2)在探索问题阶段,收集资料时,有一些重点要特别留心:
1)事实:发生了什么?在什么时间、地点、情景下发生的?事件的前因、后果?
2)认识:来访者怎样知觉这一事件,怎样评价或看待?他怎样看自己和有关的其他人?这种知觉、评价有无偏差?考虑来访者的一般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的特点。
3)情绪:不仅要留心来访者在事件中和事件后的情绪反应,更要注意来访者现在的情绪体验。当时的情绪表现常常是判断问题探索方向的重要指标。注意来访者的一般情绪活动特点,如稳定性、冲动性、主导心境等。
4)行为:事件过程中做了些什么,事后做了什么,现在想怎么做?注意一般的行为方式,如如何待人处事,怎样应付困难,有无行为不足或行为过剩等。
2、目标设定阶段
这阶段的工作任务:对目标的讨论可从询问来访者的期望开始;治疗师要明了现有的干预手段和自己能力的局限;治疗目标要协商确定,借此调动来访者的积极性;对目标结构中的当前目标要尽可能详细讨论,明确规定,必要时可用备忘形式或表格形式记录下来;目标的确定常与行动方案有关,所以可能出现讨论目标时谈及拟议中的行动方案的情况
3、方案探讨阶段
(1)方案探讨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
1)双方根据问题性质、程度,来访者个人及其环境条件情况,治疗师的策略和技术储备等,结合已确定的治疗目标,设想出各种可能的方案;
2)对这些方案的优劣进行权衡、评估;
3)确定一个合适的方案。
(2)方案探讨阶段决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若干基本问题
1)不需要寻找唯一正确的方案
2)有必要去探寻那些到头来不会采用的方案
3)评价方案应以有效性、可行性和经济性为标准
4)双方共谈参与探讨方案,但治疗师起更主要的作用。
5) 当来访者感到该方案需要他做出艰难的甚至痛苦的努力而不愿接受时,治疗师应对该方案或策略的功效做一些解释说明,也可能需要一点保证和鼓励。当来访者认为这个方案是愚蠢可笑而拒绝时,治疗师需要对方案或策略在执行时的详细情形进行描述和解说。当来访者对改变途径有一个自己的明确的设想,并强烈希望治疗师接受时,治疗师首先需要的品质是耐心和坚韧,需要相近讨论来访者的方案的不合理不可性之处,然后对拟议中的方案进行说明解释,同时传递出治疗师对拟议方案的信心和能力。在许多时候,鼓励来访者做试验治疗,同时保证如果试验失败,可以重新考虑其他途径,是一种可行的做法
6)方案的具体性取决于流派惯例和治疗师
4、行动实施阶段
(1)治疗/行动阶段不能使来访者变成一种被动、接受、依赖的角色。
(2)治疗方法的应用也具有试误性。
(3)要注意实践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迁移应用情况。
(4)治疗/行动阶段要经常进行评估。
5、评估/结束阶段
(1)评估/结束阶段可能以三种情形之一的方式发生:
1)治疗双方都觉得所有治疗目标都已达到,因而结束关系。
2)治疗目标尚未达成,由治疗师方面主动提出中止咨询关系。可能是由于人事变动,但更常见的是治疗师感到自己的专业能力不能有效的帮助来访者,或者感到来访者从另一位治疗师那里能得到更合适的帮助,处于治疗师的道德责任感,需要中止关系。
3)来访者提前中止治疗关系。常见的原因有:1、来访者感到治疗中存有某种威胁,因为逃避继续治疗,这本质上属于对治疗的阻抗;2、来访者感到治疗没有他期待的收获,因而中断来访。发生第三种情形的终止,会使治疗师感到自己无能和沮丧。治疗师需要冷静的分析是由于谁的问题导致终止。如有可能,应设法挽救治疗关系。无论是来访者想要逃避还是因为失望而想要终止,没有发展出有效的治疗关系经常是一个重要原因。
(2) 对于第一种评估/结束阶段,四项基本工作:
1)评估目标收获
2)处理关系结束的问题
3)为学习的迁移和自我依赖做准备
4)最后一次会谈
(1)来访者分析
1)来访者一般分为主动的来访者和被动的来访者。对于被动的来访者,咨询者应留心考虑:
第一为什么要安排、动员这个人来治疗?是否真的需要治疗?是否来访者只是别人的心理不正常的牺牲品?动员者或安排者一方期望从治疗中得到什么?
第二动员者是怎样动员来访者的?采取从用鼓励还是强制胁迫,或者软硬兼施?动员者是怎样向来访者介绍治疗的?这些介绍是否正确?它们可能会在来访者心理产生什么预期和定势?
2)来访者的心理准备
畏难和顾虑
态度冲突
焦虑
预期和反应准备
(2)初始谈话(主要任务)
1)让来访者放松、自然,消除紧张感
2)使来访者对治疗和治疗师有所了解
2、记录
(1)对来访者说明记录的必要性以及记录将如何保管和使用
1)记录的理由或必要性:
为了整理讨论的内容
防止遗忘
为了在后续会谈中利用先前的资料
为了今后的评估比较
2)记录的保存和使用:要着重说明哪些人能接触这些资料,同时了解来访者不想让谁接触这些资料,并给予保证。治疗师对来访者资料的使用要遵循治疗师的伦理准则。对此可向来访者做出肯定的交待。
(2) 怎样做记录
1)录音或录像记录,往往使双方感到拘束,因此有些人使用隐蔽话筒,把摄像机置于一个不引人注目处。
2)做文字记录如果在谈话的同时进行,会引起分心,并使谈话不流畅。因此一般主张在会谈结束后再做追记。在会谈中只记非常简要的几个关键词或要点以备忘。
3)会谈环境:总的要求就是能提供一种轻松、坦率、无需戒备的交流气氛。
4)治疗过程的程序性和灵活性:治疗阶段的划分反应了治疗过程的一般规律,故必须注意它的程序性。但治疗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机械僵化的固守程序会使他失去人和活力,甚至变得滑稽可笑。治疗师在咨询过程中的灵活性和创造力可以说是咨询的生命。
关键词: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关注微信公众号
监督电话:0551-6336 6362
邮箱:2315907548@qq.com
地址:安徽省肥西县湖东路1号合肥中盟电子信息产业园1-1号楼2单元
COPYRIGHT © 合肥市心理咨询师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明图网络
ICP备案号:皖ICP备2021015987号-1